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
宇宙星球 #17

17.他们不喜欢有声

17.他们不喜欢有声的言语,因为这种言语是物质的。所以,当没有中间灵人时,我只能通过一种活跃的思维与他们交谈。他们的记忆因由概念,而非纯物质的图像构成,故能展现更接近思维的东西。因为高于图像层级的思维需要抽象的概念作为它的研究对象。尽管如此,水星灵在判断力上却不怎么出众。他们并不以需要判断力的事,或出于已知事实的推论为快乐。唯独赤裸裸的知识或事实给予他们乐趣。

属天的奥秘 #5353

5353.“和我父的

5353.“和我父的全家”表遗传之恶的移除。这从“父的家”的含义清楚可知,“父的家”在此是指遗传之恶。“家”在内义上表示一个人,事实上表示他的心智,要么是他的理性心智,要么是他的属世心智,尤表那里的意愿,因而表示良善或邪恶,因为这些作为意愿的属性而存在(参看710, 2233, 2234, 3128, 4973, 4982, 5023节);故“父的爱”在此表示遗传之恶。“玛拿西”所表示的性质就包含在这些和此前的话里。在原文,“玛拿西”表示“遗忘”,因而在内义上表示邪恶的移除,无论人实际所行的邪恶还是遗传的邪恶;因为一旦这些邪恶被移除,一个新意愿就会产生。这个新意愿通过来自主的良善的流注产生。来自主的这种良善的流注在人身上是持续不断的;但却有邪恶存在于那里,无论他自己所行的邪恶,还是遗传的邪恶,阻碍并挡住了对它的接受。不过,一旦这些邪恶被移除,一个新意愿就会产生。这时,它的产生在那些遭受不幸、磨难或疾病的人当中是显而易见的。在这些经历期间,为一切邪恶源头的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被除去;于是人便好好思想神和邻舍,还渴望他的邻舍好。试探也一样,试探是属灵的痛苦,因而是内在的悲伤和绝望。这些经历主要是为了除去邪恶,待它们被除去后,天上的良善就会从主流入,一个新意愿从这良善而在属世层里面得以形成;这个新意愿就是代表意义上的“玛拿西”。
  

属天的奥秘 #9051

9051.“以眼还眼

9051.“以眼还眼”表如果在理解力的内在部分有什么东西(被它们伤害)。这从“眼”的含义清楚可知,“眼”是指理解力,在此是指理解力的内在部分,其生命是信之真理。人的理解力既有一个外在部分,也有一个内在部分。其理解力的外在部分就是进入其意识的思维所在的地方;而内在部分则是不进入其意识的思维所在的地方,尽管它进入天使的意识。理解力的内在部分就是当一个人接受信时,那被主光照的部分,因为它存在于天堂之光中,含有人的属灵生命在里面。这一点在世上并未向这个人清楚显明,但在来世却向他清楚显明;这时,他成了一位天使,就在天上众天使当中。在此期间,这生命隐藏在属于理解力外在部分的思维里面,在那里产生对主、对祂里面的爱和信,对圣言,以及教会的其它一切事物的一种神圣敬畏感。“眼”表示理解力的原因是,眼睛对应于理解力,因为理解力凭天堂之光看见,而眼睛凭世界之光看见。前一种眼或理解力所看见的那些事物是属灵的,其视野是包含在此人记忆中的记忆知识。而肉眼所看见的事物是尘世的,其视野是出现在世界中的一切事物。“眼”在灵义上表示理解力,以及信,因为信构成理解力内在部分的生命(参看2701, 4403-4421, 4523-4534节)。

凡不知道在圣言中,“眼”表示理解力的人,都不可能知道主在福音书中论到眼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,如这些话:

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,就剜出来;你只有一只眼进入神的国,强如有两只眼被丢在火坑里。(马太福音5:29;马可福音9:47)

谁都知道,眼睛不会剜出来,即便它叫人跌倒;也没有人用一只眼进入神的国;相反,“右眼”表示关于主的信之虚假,这是那要剜出来的东西。还有主说的这些话:

眼睛就是身上的灯。你的眼睛若了亮,全身就光明;你的眼睛若昏花,全身就黑暗。你里头的光若黑暗了,那黑暗是何等大呢!(马太福音6:22, 23路加福音11:34)

在这段经文中,“眼睛”也不指眼睛,而是指由信之真理构成的一种理解力。这就是为何眼睛被称为“身上的灯”,又为何主说“你里头的光若黑暗了,那黑暗是何等大呢!”因为就灵义而言,“黑暗”是指信之虚假(1839, 1860, 4418, 4531, 7688, 7711节)。

又:

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,却不想自己眼中的梁木呢?(马太福音7:3-5)

“看见弟兄眼中有刺”是指在一个人对真理的理解中看见某种错误的东西;“自己眼中的梁木”是指虚假的大恶,因为“木”在内义上表示良善,在反面意义上表示邪恶(643, 2784, 2812, 3720, 8354节)。此外,在来世,良善由“梁木”来代表;这就是为何那些假装自己里面有良善的人看上去扛着一根梁木,由此安全行走。如果“眼睛”和“梁木”没有这些含义,“看见眼中的梁木”会有任何意义吗?若不知道在圣言中,“眼睛”表示对真理的理解,也就是信仰,也就不可能知道主在医治瞎眼的人时,其行为暗示了什么,即:

祂就吐唾沫在地上,用唾沫和泥抹,对他说,你往西罗亚池子里去洗。(约翰福音9:6, 7)

由于主的奇迹,和所有神迹一样,都与那些属于主的国度和教会的事物有关(7337, 8364节),所以这个奇迹也是如此。


目录章节

目录章节

目录章节